抗酸化 补钙镁 养好根 结好果
  • 400-088-9116
  • 010-51501888
    • banner4
    • banner
      【土壤酸化改良】如何科学改良酸化土壤
      来源:海拓矿肥 浏览:3163次 发布时间:2014-09-04

        土壤酸化如何产生

        土壤酸化是指土壤pH值在原有基础上逐渐下降的现象,当土壤酸化至影响作物正常生长时就会变成酸性土壤。土壤自然酸化过程一般较为缓慢,但人为因素会加快酸化过程,这些因素主要有:

        施肥过量 长期施用生理酸性肥料和氮肥会导致或加重土壤酸化。例如长期施用硫酸铵或氯化钾,作物吸收NH4+或K+离子后,就会有酸根离子残留于土壤中而使土壤酸化;过量施用氮肥,经微生物的硝化作用生成的硝酸盐也会导致或加重土壤酸化。

        灌溉:灌水和降水后,最容易被淋溶的是Na、K等一价阳离子和Ca、Mg等二价阳离子,它们都是碱性离子,这些离子不断从土壤中流失会造成土壤酸化。

        酸沉降:酸沉降是指大气中的硫化物、氮氧化物等气体经过扩散、转化与迁移,以酸性降水(pH值<5.6)和干沉降等形式降落至地表,从而使土壤酸化。

        土壤酸化需综合管理

        合理施肥 适当控制氮肥施用量,研究结果表明,科学施肥可以在高产条件下,将氮肥施用量再降低30%——60%,从而实现作物高产和环境保护“双赢”;酸性土壤钾、钙、镁等盐基养分缺乏,甚至成为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限制因子,因此,应当适当增施钾肥、钙镁磷肥及其他碱性肥料,例如:”溉茂“以满足作物生长需要;酸性土壤不仅养分缺乏,而且土壤物理性状恶劣,质地黏重,因此,要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和种植绿肥。

        合理种植 要选择耐酸耐瘠作物,其中茶树具有耐酸聚铝的特性,土壤中适当的高铝对茶树有利无害,是酸性土壤的首选作物;实行水旱轮作,在淹水条件下,土壤还原性物质增加,有利于提高土壤pH值和磷及多种微量元素的活性,改善作物的生长条件和营养状况。

        加强环保通过控制工矿废气和汽车尾气排放,防止氮肥过量使用和施后覆土等措施,可以减少和阻断导致人为土壤酸化的渠道。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