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的酸碱性是土壤的基本特性,也是影响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土壤酸碱性主要取决于土壤中酸碱物质的多少。酸性物质来源于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的碳酸和有机质分解产生的有机酸,以及氧化作用产生的无机酸,还有施肥加入的酸性物质;由于我国南方气候的差异,南方湿润多雨,土壤多呈酸性。
土壤偏(过)酸性,会不同程度地降低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因此种植时一定要鉴别好即将要使用的土地的酸碱程度,并熟知改良措施。下边小编就来给大家普及一下相关知识。
一、鉴别
1、感官识别 一般酸性过大的土壤潮湿时糊烂,干时则结成较大硬块,放少许入口中有苦涩味。在碱性过大的土壤中,雨后地表结皮,干时松散。将松散土壤放入水中搅混浊,澄清后取澄清液煮干,底层有少许霜状物。土色为红色或黄色的土壤通常为酸性,如黄泥土、红壤旱土、红壤荒地等。一般红壤pH值为4.5-6.0 ,黄壤酸性较大,一般pH值为4.0-5.5 。
2、看指示植物识别 观察野生植物中有无喜酸指示植物,凡是当地长有苦槠、毛栗、闹羊花、杨梅、茶树、马尾松、杉树、石松等耐酸性植物,说明土壤呈酸性;凡是长有南天竹、柏木、石苇、卷柏等植物,表示土壤呈碱性。
3、看水质识别 灌溉用水后很快渗下,水比较混浊,甚至出现锈膜状物质,表明土壤酸性较强;浇水时冒出白泡,起白沫,多为碱性土壤。浇水后土壤松软为酸性;浇水后土壤板结,且干的快,土壤表面有一层白粉状物为碱性。
4、看石头识别 在石英岩、砂岩和黄色页岩、红色页岩地区的土壤多是酸性;在石灰岩或钙质土地区,土壤多少带点碱性。
二、改良措施
海拓中国“溉茂”矿肥运用IMPLANTED植入技术,使被活化的钙镁元素和矿物结构物合成为复合碱式基团,这种基团具有较高的活性我们把它称为“抗酸芯”,它既能中和土壤中H+,治理活性酸化,又能与Al3+发生置换,使Al3+水解,继续中和Al3+水解产生的H+,同时生成Al(OH)3沉淀,从而消除土壤潜性酸。实现对酸化土壤标本兼治。
在抗酸芯技术体系中,矿物养份活化工艺是关键技术,只有对矿物做到真正活化,才能保证矿物养分施入土壤后能被作物吸收。溉茂的矿物养份活化工艺来源于欧美,是世界级的,逐步推广和广泛应用到韩国和日本。
本产品特别适合长期大量使用化肥和冲施肥的果区、菜区,北方大棚蔬菜、老果树和南方广大酸性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