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酸化 补钙镁 养好根 结好果
  • 400-088-9116
  • 010-51501888
    • banner4
    • banner
      什么是土壤酸化?土壤酸化有什么危害?怎么改良?
      来源:海拓矿肥 浏览:3017次 发布时间:2015-04-30

        什么是土壤酸化?
        土壤酸化是土壤退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指土壤酸性增加,变为强酸性、极强酸性的一种自然现象。是土壤吸收性复合体接受了一定数量交换性氢离子或铝离子,使土壤中碱性(盐基)离子淋失的过程。酸化是土壤风化成土过程的重要方面,导致pH值降低,形成酸性土壤,影响土壤中生物的活性,改变土壤中养分的形态,降低养分的有效性,促使游离的锰、铝离子溶入土壤溶液中,对作物产生毒害作用。
        土壤的pH值对于植物生长是至关重要的。大多数农作物都会在中性——即pH值等于7——或微酸性土壤中茁壮生长。而一旦土壤的pH值下降,其所带来的疾病和害虫将阻碍植物的生长。并且强酸环境还会加速有毒金属向周围水体的滤出。因此当土壤pH值开始下降——就像如今在中国发生的情况一样。
        土壤的酸碱度对植物生长至关重要的。大多数农作物都会在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中茁壮生长。然而,美国《科学》杂志曾报告说,从上世纪80年代早期至今,几乎在中国发现的所有土壤类型的酸碱度都下降了0.1到0.8个单位,这种规模土壤酸化 "通常需要几十万年的时间"。土壤酸化可能是由酸雨造成的。然而,为了追求产量,施石灰、烧火粪、施有机肥等传统农业措施一点点的缺失,使耕地土壤养分失衡,长期大量施用化肥更是造成土壤酸化的重要原因,而这也被研究人员确认为造成中国土壤酸化的罪魁祸首。
        在自然界中,酸性土壤占全球没有冰覆盖的土壤的30%,它们常常与生物多样性和生产力水平低下有关。土壤酸化可能是由酸雨造成的,然而过度使用某种类型的氮肥则是另一个原因,而这也被研究人员确认为造成中国土壤酸化的罪魁祸首。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为了获得更高的产量,中国农民便开始越来越多地使用化肥。然而这种做法在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同时却也造成了水质及空气的污染。如今,农业专家估计,在中国的部分地区,化肥的使用可能已被削减了60%。
        土壤酸度的两大类型
        活性酸:是土壤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直接反映,其强度用pH来表示。土壤pH越小,表示土壤活性酸越强。
        潜性酸:其由交换态的氢离子和铝离子等离子决定。当这些离子处于吸附态时,潜性酸不显示出来。当它们被交换入土壤溶液后,增加其氢离子浓度,才显示出酸性来。是可逆的过程。
        土壤酸化的原因
        1、降水量大而且集中,淋溶作用强烈,钙、霉、钾等碱性盐基大量流失,是造成土壤酸化的根本原因。
        2、施石灰、烧火粪、施有机肥等传统农业措施的缺失,使耕地地土壤养分失衡是造成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
        3、长期大量施用化肥是造成土壤酸化的重要原因,就是长期施用尿素也造成土壤酸化。
        土壤酸化有什么危害?
        1.土壤酸化抑制根系发育:土壤酸化可加重土壤板结,使根系伸展困难,发根力弱,缓苗困难,容易形成老小树,老僵苗,根系发育不良吸收功能降低,长势弱,产量降低。
        2.土壤酸化加重农药浪费:酸化土壤中植物长势减弱,抗病能力降低,易被病害侵染,不得不增加施药量。
        3.土壤酸化可导致:大部分中、微量元素吸收利用率很低。土壤酸化导致肥料流失严重,肥料利用率不足30%!土壤酸性不单使70%的氮素的流失,同时也使60-80%的易生成不溶性物质的磷钾成份吸收不了,加上酸性导致根系生长弱及养分自身吸收利用率低,其结果导致大量使用化肥,作物却生长缓慢,病害多,产量低,品质差,造成投入增加,效益大幅度降低。
        4.土壤酸化可导致:作物营养不良,缺素症严重,如苹果苦痘病、红点、根瘤、丛叶、花叶、果锈病及梨铁头、斑点、鸡爪印等缺素症及病毒等病频繁发生。树势抗逆力弱,容易受病菌侵蚀,用再好的药也控制不了病害的发生!免疫力差,抗逆性弱,病害爆发。由于土壤酸化,改变了土壤微生态环境,根际有害微生物在酸性条件下大量繁殖,且这些病害控制困难。
        5.土壤酸化可导致:土壤有益微生物种群变化,细菌个体生长变小,生长繁殖速度降低,如分解有机质及其蛋白质的主要微生物类群芽孢杆菌,放线菌、甲烷极毛杆菌和有关真菌数量降低,影响营养元素的良性循环,造成农业减产。特别是酸雨可降低土壤中氨化细菌和固氮细菌的数量,使土壤微生物的氨化作用和硝化作用能力下降,对农作物大为不利。
        土壤酸化怎么改良?欢迎咨询海拓(北京)矿物肥料有限公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