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酸化 补钙镁 养好根 结好果
  • 400-088-9116
  • 010-51501888
    • banner4
    • banner
      用了溉茂,葱蒜都好
      来源:海拓矿肥 浏览:3937次 发布时间:2016-10-31
              这段时间以来,生姜和大蒜都在涨价(可参阅:“蒜你狠”蒜商忙出货“姜你军”姜农一亩挣一万,明年多种行吗?)。相比之下,大葱只能可怜巴巴地说:“羡煞本葱了!”

              今年秋天,大葱的价格竟然遭到了腰斩,和去年相比整整下降了一半。很多农民向记者诉苦,照这样下去,自己不仅一点钱都没挣到,而且还会陪得很惨。

              中午十一点多,在河南省濮阳市坡头集农贸市场,大葱种植户刘二震的一三轮车大葱还没有卖完。他告诉记者,今年他家种了2亩大葱,产量相对去年来说还不错,但是价格却差了不少。

              “现在我卖的是7毛一斤,去年现在这个时候都1块左右一斤,关键是今年种葱的太多啦。” 市场里,大葱批发商赵女士正在忙着指挥工人搬运大葱,她告诉记者,今年大葱价格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供应量的增加。去年,看到大葱价格一路飞涨,很多乡亲们今年都随大流,选择种植了大葱,这使得大葱种植量大大增加,再加上今年收成不错,导致大葱上市量过多,供过于求,价格自然下降。市场分析师贺坦告诉记者,今年6月开始,大葱主产地价格就已经出现了大幅度下滑,最低的时候甚至达到了每斤1毛钱,这使得很多农民的积极性受挫,不再用心管理地里正在生长的大葱。而这也影响了秋季大葱的质量,导致价格难以回升,销量也不见好转。



              大葱种植户刘二震告诉记者,今后一个时期,如果大葱价格仍没有上涨的空间,葱农除去化肥、种子,人力等成本之外,净利润将会大大减少,甚至赔本。

              “一斤大葱的成本都结合起来现在也得4毛,如果一直这样,今年种大葱根本不赚钱。主要是产量过多,导致的价格下降。”

              眼看着大葱进入销售旺季,那么葱价有没有可能出现一点奇迹呢?对此,分析师贺坦认为,由于供大于求的局面暂时无法改变,未来一段时间,大葱的价格还将维持低位运行。

              “10-11月份山东大葱的集中上市期,大葱消费也逐步进入旺季,但从目前供需情况来看,后期大葱价格继续维持低位的可能性较大,农户面临持续亏损的压力,建议种植户合理选择出货时机。”

              ★山东大葱种植户:不会赔得那么夸张
              山东章丘是国内有名的大葱主产地。关于有媒体报道说农民种大葱赔钱,大葱种植户宁金宝并不太认可,“哪有那么夸张?地区跟地区不一样吧,只是挣多挣少的问题。种苞米赔钱倒是真的,但大葱价格4毛到6毛肯定不赔。再说了,靠天吃饭你就得担风险。”
              不过,宁金宝坦言,有些地方的农民看到山东大葱效益好,也跟风种大葱,这可未必能赚钱。
              “这些年好多种大葱的人吵吵闹闹学章丘,不是不能学,但不能瞎学,土质不一样啊,就像黑龙江的大土豆到了辽宁就变小,那就是土质不一样。”看来,种啥还真得因地制宜,不能盲目跟风。

             福建漳浦保鲜大葱:出口每斤卖到7块多

             这壁厢说大葱价格上不去,那壁厢福建漳浦的大葱却在一年里出口实现逆袭。记者从漳浦县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管理办公室得悉,2015-2016年产季,漳浦保鲜大葱共出口584批,7968吨,货值1157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6.2%,14.9%和109%,出口价2200美元/吨,同比上涨160%,在今年出口严峻的形势下,逆势增长,形势喜人。

              小编按照现在的汇率算了算,合着漳浦保鲜大葱的价格达到了7块多钱一斤。这个价格,比起国内四五毛钱一斤的地头价,确实高出了很多倍啊!

              当然,这保鲜大葱价格高,并不意味着大葱种植户肯定卖出了心仪的价钱。毕竟,要实现保鲜、出口,这中间会不断地附加各种成本,比如保鲜包装、仓储、运输等等。但是,就漳浦当地给出的数据来看,保鲜大葱出口使当地农民确实增收了,据统计种大葱的全县农民增收5亿元。

              小编在这里想说的是,不管种什么,如果政府能够合理引导,农民能够按照市场的需求去做,还是有机会赚钱的。



              遥想章丘大葱,也曾七块多一斤!可能有人会说,小编啊,今年春节过后一段时间,大葱贼贵贼贵的,国内超市的大葱都卖到了七块多钱一斤,你忘了吗?

              那不能忘。想当年,小编炒菜切葱花都得数着点,每个菜只放10粒葱花,而且葱叶子也得切碎了当葱白使啊!

              可是,这么贵的价格,咱们农民可没赚到什么钱!!

              为啥呢?原来,之所以成为“向钱葱”,是因为大葱市场被一些中间商贩给炒作了。农民从地头卖掉的大葱,也就七八毛钱,好的时候一块多点,但是,由于中间商贩控制了仓储和销售渠道,而大葱又不容易储存,农民拖不起,没办法,只好眼睁睁被压价。

              虽然有些不甘心,但农产品的价格最终还是市场说了算,中间商投机赚钱也是商业规律使然,咱也不能过多埋怨人家商贩。另外,市场同时也是多方利益博弈的场所。对于农民来说,要想尽可能多地获得利益,有个好的收入,就需要学会应对市场。

              比如,山东章丘大葱产业办公室主任胡延萍今年初就曾分析说,大葱种植户之所以被市场“欺压”,主要原因是章丘暂时没有一家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带动大葱产业化发展,章丘大葱没有精深加工,大部分合作社和个人经营还像小作坊,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在这种情况下,大葱产销环节缺乏抱团,外销不畅,便给了贩子“推手”的机会。

              总之,大葱种植有风险,农民需要多抱团。政府引导拓渠道,形成产业才赚钱。

              为你推荐大葱地头价一年涨了40倍!“向钱葱”还能持续多久?“向钱葱”持续跌价 专家:优化种植结构别忙种大葱,“蒜你狠”背后惊人赌蒜生态链:一朝天堂,一夕地狱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