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酸化 补钙镁 养好根 结好果
  • 400-088-9116
  • 010-51501888
    • banner4
    • banner
      农业部:到2020年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将超2000万人
      来源:海拓矿肥 浏览:4097次 发布时间:2017-02-03

      信息来源: 新华社 

              未来,中国谁来种地?农业部日前出台的“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提出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国新型职业农民总量超过2000万人。


      新型职业农民指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作为主要职业,以农业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居住在农村或集镇的农业从业人员。

      新型职业农民具体来说可分为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三种类型。

      1、“生产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家庭生产经营为基本单元,充分依靠农村社会化服务,开展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和组织化生产的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主要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专业合作社带头人等。

      2、“专业技能型”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在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中,专业从事某一方面生产经营活动的骨干农业劳动力。主要包括农业工人、农业雇员等。

      3、“社会服务型”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在经营性服务组织中或个体从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主要包括跨区作业农机手、专业化防治植保员、村级动物防疫员、沼气工、农村经纪人、农村信息员及全科农技员等。

      “生产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是全能型、典型的职业农民,是现代农业中的“白领”,“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新型职业农民是现代农业中的“蓝领”,他们是“生产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的主要依靠力量,是现代农业不可或缺的骨干农民。


      规划提出,以提高农民、扶持农民、富裕农民为方向,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养职业农民为重点,通过培训提高一批、吸引发展一批、培育储备一批,加快构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规划明确了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发展的五大任务:
      ——按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的发展情况和农业产业发展需要,遴选重点培育对象。并科学设置培训内容,分类分层开展培训。
      ——创新培育机制,统筹利用各类公益性培训资源。探索以产业发展为立足点,以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提升为两条主线,在不少于一个产业周期内,分阶段组织集中培训、实训学习、参观考察和生产实践等培育模式。
      ——规范认定、科学管理,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规范性。
      ——加强跟踪指导,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能力。支持新型职业农民享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创业的扶持政策,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对接城镇社保政策。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培育基础条件,优化教学培训资源,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保障能力。

      据农业部统计,目前全国新型职业农民规模为1272万人,比2010年增长了55%。大批新型职业农民活跃在农业生产经营一线,正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主导力量。



       
       
       

      X